当前位置:学院动态
必赢国际437官方组织师生观看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开幕式
9月27日,由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国际儒学联合会、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武维华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宣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视频致辞,山东省委书记李干杰致辞。
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主题为“人类文明多样性与人类共同价值”,共设有1个主论坛、9个分论坛。按论坛主办方安排,必赢国际437官方设立了在线分会场,必赢国际437官方副院长郭茂全教授、喻忠杰副教授、白宪娟副教授及部分博士生、硕士生们通过在线直播观看了论坛开幕式。
武维华指出,儒家交流与对话、包容与互鉴的和合思想,一直在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赓续和传承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也为世界不同民族交流合作、不同文明互鉴融通提供了重要启示。处理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关系,最根本的方式是交流与对话、包容与互鉴,要坚持把和平与发展放在第一位,顺应历史大势,致力于稳定国际秩序,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胡和平指出,儒家思想中“和而不同”的价值观、“推己及人”的伦理观、“协和万邦”的治理观,为中华民族形成发展、中华文明传承延续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各民族和谐共存、全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有益启示。中国始终高举文明交流互鉴旗帜,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我们希望努力营造开放包容环境,保护人类文明多样性;发挥好文化赋能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积极推动文化交流合作,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李干杰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这一价值理念在中国的实践,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了丰厚滋养、注入了精神力量、丰富了价值追求。我们将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聚力打造文明交流互鉴新高地,聚力探索文化活态传承新模式,聚力塑造文旅融合发展新优势,聚力拓展文化对外传播新途径,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贡献山东力量。
观看完开幕式结束后,与会师生谈了自己的收看心得。郭茂全指出,历史长河奔流不息,中华文化独树一帜。从人类的进步发展和全球视野来看,文化繁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盛的鲜明标志和重要支撑。无论是“民惟邦本”“仁者爱人”的治国理念,还是“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道德境界,抑或是“以和为贵”“天下一家”的世界情怀等,儒家文化皆以独特的文化基因成为我们这个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藏。
必赢国际437官方博士生、研究生们踊跃发言,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生海丽结合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大同之美究其本质而言,就是融合不同的美而达到的一种平衡。坚持个体美与追求大同美之间并不矛盾,也就是说“各美其美”和“美美与共”是相辅相成的,而且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保障。青年人要对中华文化尤其是其中的儒家思想有所自觉,有清醒的认识,有自信,把儒家思想落实到我们的生活实践之中,彼此包容、彼此融合,最终达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
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马皓斌认为,儒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之一,对于我们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儒家文化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以及社会风俗习惯。研究生对一些特定名词、文化现象的解释,很多都要追根溯源到儒家经典。对历史上经典人物的思想分析的过程中,很多文人学者思想中都有儒家文化的影子。儒家文化有活水源头的意义。儒家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精神财富,对我们现代研究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作为后来者,我们应该积极传承。
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桂怀怀从全球化的角度出发,阐释了儒家文化对于全世界的意义。在全球化不断发展和深入的大环境下,人类各文明相遇、碰撞的机会越来越频繁,儒学在诸多文明中充满着相处的智慧,其提出的诸如“仁爱”“天下一家”“协和万邦”的原则,都可以成为人类文明和谐相处的基本原则。大会的主题“人类文明多样性与人类共同价值”是对儒家文化的高度概括。本次论坛充分传播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彰显了文化自信,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这不仅仅是单项输出,更是“双向”奔赴。
汉语国际教育的研究生们也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阐述了他们对于开幕式的感悟以及对儒家文化的认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徐婉琴认为,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我们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传播中华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在尊重他国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中国与各国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只有积极地进行文明价值取向的互通,才能够实现全人类的文化价值。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董晶紧扣会议主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本届会议的主题是人类文明多样性与人类共同价值观,新西兰代表在发言中提到当今世界正面临严峻形势。如何搭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无疑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都知道文化是植根于民族中更深层的力量,那么如何利用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们应该思考的。吉尔吉斯斯坦代表提到了在他们国家开展的孔子课堂以及在吉尔吉斯斯坦公务员中开展的多样的文化活动给予了我们启示:通过文化推动国际合作是一条光明之路。作为对外汉语预备教师的我们更应该肩负责任,思考如何运用自己的力量传播文化作出贡献。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荣萌萌则从专业教学的角度出发,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作为一名汉硕人,我们本就承担着传播中华文化的责任,其毕业论文是对汉语视听说教材的研究。她发现,汉语视听说教材中以现代生活内容为主,缺少专门的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选编,大多是以“文化贴士”的形式出现。然而汉语视听说教学除了培养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外,还要促进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因此,视听说课程以及教材中应增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张欢在聆听各国政要发言之后表示,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入技术创新,将数字技术与教学结合。在线汉语教学进行的如火如荼的今天,可以借助AI、VR等技术,再现真实的中国场景,让国际学生借助虚拟化身沉浸于技术所再现的汉语课堂之中。这一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将起到重要作用,儒家文化所强调的和而不同,和合而生,也都使得汉语教学不再是单向度的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构建多元文化认同身份,促进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在儒家文化的依托下,在技术的大力支持下,汉语定能冲出国门,走向世界!
汉语国际教育的朱筱敏同学认为,参加此次的活动让我获益良多。首先通过各国领导人的发言,了解到了中外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大大小小的合作。这其中既包括经济,贸易、经济贸易领域的合作,也包括许许多多文化活动的合作。将文化作为驱动力,让儒家文化在新时期重新展现出新的生命力,是每个青年人的责任。其次通过刘延东女士的发言,让她对新时代下的儒家文化有了新的理解。那就是,如何求同存异,通过“打破数字障碍,让数字文明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找到“全人类共同的价值”将之发扬光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跳脱出传统文化原本的框架,站在国际视野下来多维度地解读中国的文化。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李少颖在本届论坛主题感召下,对国际中文教学有了新的理解,让她深刻理解了“人类文明多样性和人类共同价值”这一主题的内涵和时代意义。她感触比较深的一句话是“真正的文明之间是没有矛盾和冲突的”,为此,应积极推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包容与互鉴,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中文教师应以此理念为根基,积极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不同的文化交流和碰撞,最终走向美美与共。
郭茂全在总结中谈到,千百年来,“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梦想始终是人类心中长明的灯火。中国人从古至今就追求“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立己达人等理念代代相传。必赢国际437官方院师生在观看视频后结合专业特色积极分享感悟,踊跃发言,是弘扬儒家思想的青春力量。